刘伯骏,笔名老牛骏, 1921年生于四川宣汉。1942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深造,师从
潘天寿、
吴茀之、
李可染、
诸乐三、
林风眠诸教授,主攻写意花鸟,兼习指墨。1947年毕业后,在杭州国立艺专
吴茀之、
诸乐三、
潘韵诸教授的支持下,
潘天寿校长为其在湖州韵海楼举办了《潘天寿门生青年国画家刘伯骏作品展览》,1948年春在国立艺专前任校长
陈之佛教授推荐下,与
徐悲鸿、
李可染、潘天寿、陈之佛等同列在南京举办的《现代名人书画展》。50年代初,刘伯骏从抗美援朝战场转业,回到老家大巴山区,潜心探究诗、书、画结合的高境界,执着追求中国画的精气神。199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刘伯骏书画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程思远,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一同为画展剪彩,中央、国务院一些重要机关领导和首都艺术界名流近百人参加了开幕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四十多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先后作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荧屏绘萃》栏目还对其作了专访,同年十月应邀到中南海参加了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全国百名书画家笔会活动,其作品二幅被中南海收藏。2005年8月、10月和2006年3月,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先后多次播放了对他的专访。《美术》、《画廊》、《中国书画报》多家专业报刊作了重点推荐。
多年来,先后有多幅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各界朋友收藏。北京画展至今,谢绝一切社会活动,潜心于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新。“广泛吸取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抽象性、表现性的手法,融会贯通,大胆创新,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荣宝斋画谱》168期刘伯骏花鸟画)
其作品在云南元盛文交所上市,极具升值和投资潜力。作品润格:20万/平尺。
鸡冠花, 规格65*67cm,此画为刘伯骏先生85岁生日时创作
刘伯骏个人年表
1921年 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五宝镇中街。名伯骏,号老牛骏。 1925年 受父母、舅舅书画熏陶开始习字画画。
1936—1937年 入南坝晋成小学读书,在美术老师谢品均先生教导下学习静物写生,学习画抗日漫画。
1938年 入宣汉中学读书,师从川东名画师黎见三先生学习山水画。
1941年 因日机轰炸延误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考期,转入重庆南泉建文高中读书,11月高中遭国民党宪兵查封又进入国立艺专国画科旁听。
1942年 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五年制,开始系统学习中国画。
1944年 参加国立艺专安徽同乡会举办的黄河花园口决堤义卖展览,其《墨猫》被当时政要白崇禧将军收购。
1945年
潘天寿先生接任国立艺专校长,双十节在重庆两路口罗斯福图书馆举办全校师生展览,其有五件作品参展卖出其中三件,为本次全校售画之冠。
1947年 在艺专教授
潘韵、吴弗之、
诸乐山等老师支持下,校长
潘天寿为其在吴兴(湖州)韵海楼举办了《潘天寿门生青年国画家刘伯骏作品展览》。
1948年 由艺专前任校长
陈之佛先生推荐,有三件作品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现代名人书画展》。
1949年10月 在杭州参加由
江丰、
彦涵、
莫朴发起成立的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及有关活动,为第一批会员(共十几人)。
1949年初 杭州解放,即参加浙江干校学习,三个月后参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兵团教导团学习,后分配到兵团部美术区队工作。
1950年5月 随部队参加解放舟山群岛战斗,后驻防上海,为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创作漫画《钳住它》,先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后全国几十家报刊纷纷转载。
1952年 因工作突出,荣立四等功。后随作战部队入朝作美术宣传工作。
1953年 因病回上海治疗,创作宣传画《把最好的余粮卖给国家》发表在上海《新闻时报》。
1955年 从部队转业,因出身问题不能进上海、北京工作,返回老家四川省达县地区,分配到巴山深处的南江县中学教美术。
1958年 调达县地区《通川日报》任美术编辑,积极组织开展基层美术通讯员工作,培养了大批美术爱好者。
1959——1964年 创作了一批宣传画、漫画发表在四川日报、武汉晚报、通川日报上。
1961年 下放到巴山深处、川陕交界的紫溪乡劳动,画了大量的巴山风情写生速写,特别对房前屋后的向日葵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写生。
1963年 随达县地委宣传部组织的工作组,沿着当年红军游击队走过的道路,在大巴山原始山林中写生17天,画了大量的速写。
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其作品受到批判,本人多次被批斗并入狱24天。
1984年 中国画《山乡新农家》获地区美术展览一等奖。
1986年 篆书对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获“川陕六地市书法联展”一等奖。
1986年 作中国画《新竹》获“四川省首届报纸美术编辑作品展览优秀奖”。
1987年 作中国画《雪化知高洁》由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收藏。
1993年10月 应邀参加中南海《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百名书画家笔会活动》,其中国画《秋韵》、《朝晖》被收藏。
1993年6月 由中国
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伯骏书画展览》,有103幅作品参展。
1993年6月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荧屏绘萃》采访并播放。人民时报、人民画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报道、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今日中国等数家报刊重点介绍了其人其艺。
1994——2002年 再次回到大巴山,谢绝一切社会活动,潜心研习诗、书、画艺,追求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创作出一大批有时代气息的新作。
1999年 被聘为“中国手指画研究会”顾问。
2002年 《艺术界》刊登由四川美术学院“西南艺术家研究”课题组撰写的《水墨春秋、大家风神——刘伯骏先生艺术生涯访谈录》,并配发数幅作品。
2002年10月 三十幅近作由其子带到北京,在《美术》编辑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处作了小范围的展示,杨立舟馆长当即决定0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一个艺术回顾展及研讨会。
2003年 国内爆发“非典”,展览取消,在家继续创作。
2004年12月 到成都“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展示创作的几幅八尺大画。
2004年5月 《美术》第5期中国
美术家栏目刊登由林木先生撰写的长文《大道雄风——刘伯骏中国画初探》,配发十幅作品。
2004年6月 《荣宝斋画谱168期刘伯骏绘花鸟画》出版发行。
2005年 《画廊》第六期刊登了
闵希文老先生撰写的文章《朴朔迷离?运筹帷幄——记花鸟画家刘伯骏》配发九幅近作。
2005年7月 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组赴四川省达州市,对其采访,摄制专题片《大家——走出大巴山的国画家刘伯骏》。
2005年8月、10月及2006年3月 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先后五次播放了对其摄制的专题片,介绍了其艺术生涯及部分作品。
2006年4月 《名流》刊登刘晓林先生撰写的《天开万里艺道无尽——管论大隐刘伯骏先生其人其事“,配发11幅作品。
刘伯骏艺术评论编辑
刘伯骏和他的花中四君子
文/侯爵良
国画大师刘伯骏晚年定居蓉城。蜀人敬重这位大师,在城北大邑为他新建画馆,名曰“伯骏画庐”。说来也巧,题写这馆名的竟然是北宋范仲淹的后裔、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先生,这又凭添一段佳话。范先生也是书画家,又是文章高手,他的人品和文品都有口皆碑,他的挥毫可为画馆增辉。笔者作为刘伯骏大师的乡友和范先生的下属,见到这熟悉的字迹,倍感亲切和欣慰。
学生时代的刘伯骏十分有幸,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校园里名师云集,画坛大师潘天寿、林凤眠、李可染都曾在此“传道授业”。名师出高徒,师从大师,耳濡目染,使刘伯骏很快升堂入室,还未走出校门,潘天寿老师就为他举办画展。树兰而芳,潘天寿喜有两位高徒:一位是吴冠中,另一位是刘伯骏,都是国画大师。不幸的是,吴冠中已经谢世,只能活在他的作品里。所幸的是,刘伯骏还健在,年已九旬,今日在京办画展,笑言自己活到120岁的时候还要办画展。刘老一生坎坷,却又一生乐观,是蒸不熟锤不烂响当当一颗铜豌豆,批斗、坐牢都不能够改变他追求艺术人生的初衷。席间他对笔者耳语:“苦难是财富”。在那不堪回首的年代,他在大巴山区苦熬了四十年,“红尘不向门前惹”,一心埋头写生作画,抛弃名利。“为画消得人憔悴”。艺术支撑着他的生命;生命熔炼出艺术。对他来说,无论在顺境或逆境,总是孜孜以求,为艺术而生,艺术即生命,生命即艺术。他为艺术的创新而活着,自己的全部生活除了艺术的追求,心无旁骛,苦于斯、乐于斯,送走了四十年的日日夜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隐居深山,“草堂著书四十年”。刘伯骏也有点像王夫之,做了四十年的“画坛隐君子”。
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刘伯骏不忘恩师潘天寿的教诲:面对绘画的艺术殿堂,先要用最大的功力走进去,然后用最大的勇气走出来。“走进去”,就是以人为师,向前辈学习,博采众长,把别人的东西学到手,这是要用”功力”的;“走出来”,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一步,后来居上,展示艺术个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是需要“勇气”的。刘伯骏用志不舍,几十年如一日,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确实做到了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他的画作在用笔、用墨、用色的诸多方面,尽力做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西洋的,又是民族的。听行家们的评论:刘老的思想活跃、心态年轻,故他的画不像是老年人画的,颇有青年画家的气势,像是青年画家的手笔。画得那样自由随意,那样挥洒飘逸、有静有动、动感很强,观之令人妙趣横生、心旷神怡。他善指画,得潘天寿指画的真传。过去,他单独作指画;于今,则把指画与水墨画融为一体,在同一画面上,指画与水墨画并用,随心所欲,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拘一格、变化无穷、艺高胆大、得心应手,新产生的艺术效果令人始料不及。
刘老的创作不仅表现在技巧上,而且还表现在取材和命意方面。他的作品力求反映社会现实,别人不画的东西他要画。他画了那些引人反思的作品,折射出好些社会问题,发人深省。例如谁也不画壁虎,他画壁虎,为壁虎打抱不平。本来,壁虎是益虫,吃蚊子,是人类的朋友;可是,它长期被人误解,说它有毒、咬人,是害虫,成了被消灭的对象。在昔日的现实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许多好人都被误解成“坏人”,成了“壁虎”,被整了。观赏壁虎这样的画作,使我产生联想、引起反思,让我们厌恶昔日的荒唐。历史翻过苦难的一页,我们迈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面貌和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时的刘老已经进入晚年,但他童心尚在,为欣欣向荣的新时代而心动,他早就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为了反映新时代,他对作品的题材内容有了新的思考,再一次走出创新之路。他说,画家历来画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把它们人格化,表现人的高雅情趣,这是传统,没什么不好。但是,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题材应该扩大,表现出时代的主旋律。于是他盯住了夏天的美人蕉、鸡冠花、向日葵、荷花。他认为:这是“夏日花中四君子”,它们的品格象征了我们的年代。
不是么?
鸡冠花硕大鲜红,成片开放,红艳艳的,如火如荼,恰好是我们改革开放时代一切欣欣向荣的象征。
美人蕉生命力旺盛,不畏酷暑,顶着烈日开放,天越热开得越好,先开的蔫了,后开的又跟上,争先恐后、前赴后继,活像时代的改革者,愈挫愈奋、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向日葵的秉性为大众所熟知:早朝东,晚朝西,跟着太阳转,从不迷失方向,恰如杜甫赞美的那样:“葵霍向太阳,物性固难夺”。改革时期的创业者,一旦锁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便执着追求,像葵花一样,“物性难夺”,不言败、不回头,上下求索,直到达到成功的彼岸。
荷花有个高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我们的社会像个染缸,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诱惑,不小心的人就会掉进染缸,被染黑染黄,失去荷花的品格。但也有许多创业者和真正的公仆拒绝腐蚀,像荷花一样洁身自好,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他们是荷花。 ,
鸡冠花、美人蕉、向日葵、荷花出现在刘伯骏的笔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无疑寄托着大师的美好感情。他深深地爱着我们的时代,祝福我们的时代年复一年像花一样火红,像花一样美好。在他看来,这种花最具有象征意义,足可以象征我们的时代,因而格外厚爱,被他称为“夏日花中四君子”。在北京由中国美协艺委会、中国军事博物馆、四川美协联合主办的“老兵之恋——国画大家刘伯骏画展”上,大多数画作是以这‘‘四君子”为题材。刘老成功地用“夏日花中四君子”来抒情达意,走出自己的创作新路,令人感佩,笔者欣喜之余,便在签到留言簿上写道:“晚岁未忘辟蹊径,独怜花中四君子”。
视艺术为生命的刘老,创作欲望未减。他说:“在绘画领域,我仍然是个小学生,还要天天向上。学无止境,艺无止境,通过再学习、再探索,使自己在创作时做到物我两忘,出神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