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邺城瓦当全集

核心提示:邺城始建于战国,脍炙人口的西门治邺就发生在这里。繁荣于魏晋南北朝,曹操建造铜雀三台,著名的建安七子常聚于此,至今尚有《西苑》遗址。后赵、东魏、北齐等于此建都,隋初被焚,迁治于相。宋代此处即成废墟,辟为农田,常有文人踏寻怀古,捡拾遗留砖瓦治砚,美其名曰“铜雀瓦砚”。

邺城瓦当简述
  邺城始建于战国,脍炙人口的西门治邺就发生在这里。繁荣于魏晋南北朝,曹操建造铜雀三台,著名的建安七子常聚于此,至今尚有《西苑》遗址。后赵、东魏、北齐等于此建都,隋初被焚,迁治于相。宋代此处即成废墟,辟为农田,常有文人踏寻怀古,捡拾遗留砖瓦治砚,美其名曰“铜雀瓦砚”。


  邺城遗留下来的瓦当,近年始为人注意。大致分为战国、魏晋和北朝三个时代。战国瓦当较少,见到半圆素面瓦当和半圆虎()纹瓦当。半圆素面瓦当径约一尺,背面有“邺”字戳记,又见有同文同模戳记的陶量残片互为佐证,是战国修建邺城十分难得的文字证明。魏晋时期的瓦当以云纹最多,另有“富贵”瓦、“亭”字瓦、“邺传舍”瓦,多为仅见孤品。“富贵”的文字和制作风格颇有汉瓦遗韵,又于后世的“富贵万岁”瓦当有所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亭”为行政级别最低的基层,“亭”字瓦或非“亭”府建筑所用,而是一种特定的“*亭”建筑用瓦。“邺传舍”瓦是魏晋时期驿站建筑所用,对研究中国古代邮驿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大赵万岁”瓦当文字风格最为统一,近于隶楷之间,但它的规格最多,大如面盆,小似烧饼。可能是因为质地较软并且规格很薄的缘故,至今未见一面完整无缺者,仅见一大型瓦模(藏于临漳县文管会)和一模印于砖上的中型的比较完整,确实珍贵罕见。又有一面大型“富贵万岁”瓦当,文字和制作风格相同于“大赵万岁”,应亦制于后赵时期。由于烧制火候偏高,成为上部变形的次品,未能使用,正因为火候大硬度高而得以完整保存,确亦偶遇奇遇。


  东魏北齐大兴土木,扩建邺城,所以邺城瓦当以东魏各式各样“富贵万岁”文字瓦和北齐莲花纹瓦当最多。“富贵万岁”文字从接近于汉瓦篆书风格一直简化到不能识读近于符号。有左读、右读、反文;有“万岁”在上下,“富贵”在左右的一种。有“万岁”二字瓦,也分左读、右读和反文。以上各种文字越古,制作越古,后期简化文字瓦的制作风格已相同于北齐莲花瓦当了。有一种上部“大吉”二字,下部变形“万岁”瓦从其文字和制作风格也是东魏时期的东西。北齐莲花瓦当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可谓俯首皆是,却有一种绿琉璃的残瓦,应是中国琉璃瓦的最早标本。


  从形制看属于北齐末隋初佛教内容的“带翅人物”纹小型瓦当,十分精美。还有“”瓦当,是道观里的东西。对研究北朝佛教和道教提供了另一种实物资料。


  半圆人面瓦,燕下都也有出土,至今不知究竟为何种用途。邺城半圆人面纹瓦造型与燕下都的大致相同。见一巨大的,长60公分,厚约一寸,很是气派,捍人心魄。


  以上就是邺城遗存瓦当的大致情况。文物出版社徐锡台、楼宇栋、魏效祖三先生著《周秦汉瓦当》368品“富贵万岁”圆形瓦当“西汉、当面径14.5厘米、依《秦汉瓦当图录》”。邺城有于此同版者,当更正为北朝东魏之物。


  战国半圆素面瓦当,背“邺”字戳记


  安乐富贵


  长乐万岁


  亭


  邺传舍


  大吉


  大赵万岁




  砖纹


  瓦当模


  直径22CM,巨大


  万岁三种




  邺城文字瓦当“富贵万岁”最多




来源于网络





分享&订阅:

欢迎您订阅贤悦堂微信:如果您欣赏此作者,喜欢他的作品,或想了解更多艺术动态,请分享给您的朋友,或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的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或直接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贤悦堂”,进入我们的公共平台主页点击关注添加朋友功能中,选择查找公共号”,搜索我们的公共微信账号xianyuetang

相关网站:
贤悦堂书画艺术网:www.xianyuetang.com
雅昌艺术网***贤悦堂:
http://gallery.artron.net/2805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0915591        1360766155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北路126号
北晨公寓A座2206室





地址:郑州市文化北路126号北晨公寓A座2206室 电话:0371-60915591,13607661551
邮箱:xianyuetang@163.com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雅昌贤悦堂画廊
贤悦堂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