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砚波,男,字墨池,号自在堂主人。1974年生于河南原阳县,现定居郑州。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贤悦堂书画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其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并多次入选国家、省、市展览并获奖。
2005年1月,作品《溪山幽居》在“河南省第九届新人新作展”中获优秀奖;
2007年11月,作品《溪山清韵》参加河南省第六届中国画艺术展;
2008年1月,作品《江村风物》在“河南省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中获优秀奖;
2008年1月,作品被“中国湘潭齐白石纪念馆”永久收藏;
2008年9月,作品在河南省首届新农村书画精品大展中获铜奖;
2008年12月,作品《山村清韵》参加河南省第七届中国画艺术展;
2010年4月,作品被熊耳山空相寺永久收藏;
2010年5月,参加“与爱同行”向青海玉树地区赈灾募捐活动;
其作品《黄河颂》获得“中国美术作品创作”优秀奖;《源源流长》获“芙蓉杯”美术作品金奖;《锦绣山河》获“海峡两岸书画大联展”一等奖;巨幅山水作品《秦岭魂》获“全国书画邀请展”创作一等奖等。
深山高隐 49x178cm
紧劲联绵 浑厚深沉
——师砚波先生山水画印象
文/婉梅儿
认识师砚波先生是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上,推杯换盏间,唯有这位被众人称为青年画家的人士,言谈举止尽显儒雅之风,他每每言辞恳切真诚,谦逊含蓄。谈及绘画,不经意间却显露出真知灼见。在当今各路名家引领风头、强劲喧腾的画坛之上,先生的低调与质朴,显得弥足珍贵。
师砚波先生的用笔特点犹如张彦远所言“紧劲联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笔迹不但周密而且含蓄深沉。作品《秋山幽寂》,浅绛的山石,婆娑的树木,刀削斧劈的悬崖,山石千姿百态,瀑布如练似银,深潭碧波荡漾,章法布局有出处,气势雄伟壮观,刻画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春林溪居》工写兼具,笔墨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晕染精细,色泽平淡天真,相映成趣,自然传神。《溪山云居》中线浑厚,点浑厚,铸成造型与笔墨的浑厚,古树以干皴、湿皴与写意,润泽而高古,岩石、松树、雪山,将点化为浑然之象,似土石、似枝叶、似山谷、似水泻,高妙清丽,呈现出苍浑朴拙的笔墨心境。
师砚波先生与树木、与山石、与溪水、与大地天空的情感交流,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深刻体悟。2012年7月至8月,历时31天的长途跋涉,餐风露宿,途中,他带着两个厚厚的写生本,或车陷冰河激流,或盘山曲折惊险,一路风尘仆仆,时时有高原反应的侵袭,遭遇到气候无常、环境险恶,他都默默忍受。他眼睛犀利精准,心有触动,就旋即在颠簸的车中,打开速写本,或是寥寥几笔,或是思如涌泉,隔着玻璃窗,搜尽眼前景象。有时是在吃饭的间隙,看到奇绝山峰,看到嶙峋山石,看到茂盛树木或是淙淙溪流,他会打开速写本,跃然纸上。有时是在深夜,尽管人困马乏,同伴已酣然入梦,而他则依旧惦记着创作,会再次打开速写本,笔笔勾勒,一直到很晚。
烟溪远钟 49x178cm
深山院落的幽静,奇崛山石的雄浑,荒漠空阔浩渺,是他在空间处理上对深远的进一步探索,是对墨色大胆成功的尝试。
山、石、树、水、风、寺院、经幡,一一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回到郑州家中,师砚波先生展纸研磨,挥笔泼墨,潜心创作。真正见笔下功夫,彰显画家底蕴的无疑是来自独立思考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和内心感动的作品。从采风写生,到起稿勾线晕染,都要非常精细用心,是现在好多急功近利的画家所做不出的。
人们常说,只有纯正而新鲜的鱼,才敢清蒸。只有对墨色和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心的画家,才敢如此酣畅淋漓地表达,如此情感丰沛地直抒胸臆。时而视墨块形状勾勒而成山脉冈峦,时而留下空白以示云雾烟岚,时而据构图需要用刚劲的线条和浓淡相宜的墨色,点缀树木茅舍、流泉飞瀑,时而在墨色将干未干时,敷以浓墨或是淡墨,使墨中有墨,混沌交融,变幻莫测。以层层积染的墨色,渲染出浑厚苍润的意境。在构图经营和笔墨处理上,特别是画面黑白、虚实、疏密的设计组织上,努力在既定法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彰显自己的特有画风。胸中有丘壑,笔底见豪气。
清代的画家石涛曾说,真正的作画,须以君临天下的气度,须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心胸。师砚波先生正是基于此,他性情疏朗,直爽达观,以热忱的心拥抱自然,观照自然,他的作品更是注重源于生活,提炼出自然之美,自然之魂。以景写情,饱满动人,崇山峻岭透射着宇宙博大、奇幻的生机,渗透出一种大美、大感觉和大气势,洋溢出一种勃发的生命力。
浸染了灵魂的画是需要胸怀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王微《叙画》)。画映含着“气”,这个宇宙本体及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气化过程,师砚波先生的这批西藏情作品回荡着就是这样一种气,体现出一种至大、至精的艺术追求与人文精神。
访友图 96x17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