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捡漏
说起收藏的第一件藏品,可能每一个玩家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正开始“入道”,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怀旧
怀旧是人的天性。有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面对生活的压力,心理脆弱的现代人很容易产生种种莫名的焦虑、烦躁,因为现实的不足而怀念往昔是很自然的。
有些收藏者开始收藏活动,并非目的性很明确,往往是出于怀旧。诸如爷爷的大烟斗,祖母的碧玉簪,父母亲那泛黄了的结婚证。见物思情,怀旧之情油然而生。将这些身边之物收藏起来,这不是简单的收藏,而是收藏了一份亲情,一段情缘。
对古玩的热爱,归根到底是怀传统的文化旧。著名玩家马未都说:“越是有文化内涵的器物,市场越好,而过分透支了文化,市场也会出现滑坡。记得前两年晚清官窑瓷器的市场非常红火,但近年来已经降温了。反观宋代瓷器,价格一直在稳定的上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许均安作品
寄情
如果你买了股票,债券,卖了之后,即使赚了钱,你也不会对于它有什么感情。古玩则不同。你花10万元买一件古玩,把玩一段时间后,即使再以原价卖掉,也会觉得得到了许多,这就是古玩的魅力。在古玩的身上寄托的收藏者的情感。这也是古玩的魅力。正是由于这种魅力,人们舍不得抛掉手中的古玩,越这样买家的兴趣越大,古玩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把玩
除了寄托情感,把玩古玩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件赏心乐事。马未都说“古玩是我成年后的玩具”。他认为:什么是“玩”?就像熟人一样,你不但能了解他的家事,甚至也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和兴趣爱好。再熟的人,你坐在屋里,他一说话,你就知道他来了。再进一步,他一咳嗽,你就知道是他。再熟一步,他不说话,你听到他的脚步声就知道是他。要“玩”就要达到这样的程度。
许均安作品
增值
要说搞收藏完全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客观的。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众所周知,艺术品收藏是较房地产、股票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活动,古往今来,古董商、古玩店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
有藏家认为:“必须用钱来衡量,如果仅仅说这件艺术品是无价的,那是没有意义的。最近,毕加索的一幅作品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我觉得这就是衡量毕加索艺术成就最好的标准。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是,中国的古代艺术品价格在不停地攀升。虽然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件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国艺术品,但我觉得在我的有生之年肯定可以看到。”
养生
收藏队伍中有部分老知识分子(或称文人雅士)、离退休老干部,他们的收藏心理取向,主要在于养生。他们视收藏为一种高雅的消闲活动,通过对藏品的欣赏,求得心理上的愉悦,怡情养性,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宋人赵希鹄所描绘的那样"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容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掌钟鼎,如亲见商周。端砚涌严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备用清福,孰有愈此者乎?"
斗智斗勇
从玩古物、玩骨懂、玩古懂到当代约定俗成称为:玩古玩。古玩的乐趣就在于真假难辨,真假永远像一个谜语。纵然科学检测手段再先进,最终还是靠人眼来辨。古玩的奥秘就在于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乐趣无穷。正因为有了真与假之分,这就为藏家提供了一个施展眼力、财力、胆力的博大又深奥的舞台,斗智斗勇斗眼的故事异常精彩。实际上玩古玩如上战场,不过这个战场属于心理战争。
文字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贤悦堂,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