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特别是“艺术批评”还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没被广泛认可的时候,通过文字的叙述图像成为一种自发的“职业”,不单单对画家乐此不疲,还出现专门的鉴赏者,他们精致的眼光政事让欣赏脱离肉眼的观看,从而对图案做出符合文字的含义诗性达到提升。从历史的眼光去看,“艺术批评”是自发的,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延伸。
就算了现今,互联网已是事实,互联网时代独有的不平等现象“数字鸿沟”日益折磨着发达和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使用效率。对于艺术批评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时空差异的全球化,而是艺术过剩,信息量过大,压垮了日常批评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让批评性的思维变成真实的碎片,在网络上漂浮。
因此,我们是印刷时代的残存生物,所仰望的学术高度,就是建立的印刷时代留下来的物质形式智商,就物质形式就是书籍。只要文字和印刷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后,学术传承也就有了神圣的方式,那就是书籍。和书籍相关的阅读阶层、书写阶层以同样识字为标准的童蒙教育。
印刷时代的思想有连续,有逻辑性,精致的推理,和记载思想发展的准确过程。当然和文字有联系,和文字由词到句,则再到段,最终演化成的论述大有联系。也是现今还是作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标准之一,识字、行文、推理、注释、引经、据典,然后有经典文献与著作存世,结构和结论影响甚至左右后来者的学术生产。
用艺术来说,手绘是印刷时代视觉生产的唯一方式。手绘本身的价值往往是无处不在的“书卷气”,精确的形象描述。在西方图像的世界是一个阅读的世界,大家都必须通过形象的组合与表情,通过清洁由前到后的瞬间选择,理解现实的复杂关系,体会时间缓慢的节奏。正所谓我们是印刷时代的残存生物,是表达我们早已习惯在上述的状态中从事艺术批评。我们写作,把写作扩展为专著,通过出版获得“名声”,以此来证明自己“学术成果”的厚度。
数字化时代的写作特点是碎片化,直言普安与显示消失在博客里,然后消失在微博里,现今消失在微信里。碎片化的特点还是在突发性和偶尔性,突然的体验与发现,要立马表达,不然就会彻底忘记。印刷时代书写式研究和批评学做,有一个重要的支持理由,就是对古典著作的引用,对相关文献的解释,和对过往观点的寻绎。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边界已经明确,就是网络本身。我们的宇宙在弯曲的空间缘故,因此是有边儿无限的。也就是说,网络的边界是清晰的,但并不代表“有限”,我们走在一个有边无限的网络中,任何可能性都有会有突发事情则又突然消失,只有一个说法能解释这一现象,就是我们的确是印刷时代的残存生物,除了用银沙时代告诉我们的思维方式之外,我们并不会在思考,特别是不会用数字化的方式去思考。这充分解释了生活在一个有边无限的网络媒介中,议论“艺术批评”本身才是最大的困境,而不是“艺术批评”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