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Health Culture

贤悦堂专供原浆酒

贤悦堂专供原浆酒,源自秫酒发源地、酒圣杜康酿酒基地河南汝阳杜康村。该酒容器采用的是景德镇制作的仿明洪武官窑白釉褐彩“赏赐”梅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该酒分两种包装:1、三斤装,是按出土文物1:3的比例制作的;2、17斤包装,是按出土文物1:1的比例制作的。

 明洪武官窑白釉褐彩“赏赐”款梅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京黄浦路2号“黄埔广场”建筑工地(明故宫遗址内)发现一口深达11米的残井,出土一件轰动文博界的瓷器——明洪武官窑白釉褐彩“赏赐”款梅瓶。这是继1964年在疏浚南京明故宫遗址御城河时发现青花瓷、釉上红彩五龙盘、内外双色釉暗龙纹碗等洪武官窑瓷器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到目前为止,这件“赏赐”梅瓶仍然是海内外的孤品。关于它的制作时代、产地和用途始终扑朔迷离,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原来,江苏省金大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明故宫遗址玉带河西侧(现黄浦路东侧玉河机器厂西北部)兴建黄埔广场的工程中,在离玉带河西80米的地方发现一处水井。经勘查,古井早年荒废,井栏由9块矩形青石拼砌而成,直径达3米,井壁用楔形砖砌成,如此大型的古井在南京是首次发现。在淘井过程中发现井底横放一排方木,在木排上的淤泥中出土了一批白瓷,有白釉瓷盏、白釉瓷盘、白釉瓷爵杯和我国首次发现的书白釉褐彩“赏赐”款的梅瓶。现在陈列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明清瓷器陈列馆”中十分显要的位置。
“赏赐”梅瓶残高34厘米,底径10.5厘米。细颈,丰肩,瘦长腹,下腹微劒。腹部有两道明显的胎接痕,底部釉迹斑驳。成色介于元枢府和明永乐甜白之间,肩部竖写楷书“赏赐”二字。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定为以氧化铁为原料的釉下彩。与洪武十二年(1379年)吴祯墓出土的白釉梅瓶相比,此梅瓶更接近元代风格,应该是明洪武早期产品,是景德镇洪武官窑为朱元璋专门烧制的酒器。同时出土的“还有洪武陶建筑构件、洪武石日冕、银盖等。”这是明故宫遗址自1964年以来第四次重要发现,十分难得。
梅瓶的源流
据文献和实物考证,梅瓶起源于宋代,到明代早期一直作为酒具使用,明中期以后逐渐成为陈设用具。
梅瓶的基本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近足处略向外撇。足底向内旋削,形成圈足,一般称之为“内圈足”。
上海博物馆一对磁州窑梅瓶,上书“清沽美酒”和“醉乡酒海”,可见其用途是储酒无疑。另外,我们从它的现状上也可以管窥一二。梅瓶小口广肩,这样就不容易使酒香散失,是极佳的储酒器。
从出土的考古资料和传世品来看,梅瓶在元代仍然是储酒器。如考古发现的汪世显家族墓葬中出土一件梅瓶,在它的肩部釉下墨书“细酒”两字。许多器物都有盖,《文物》上发表高安窖藏出土青花带盖梅瓶6件,盖内书写“礼”“乐”“书”“数”“射”“御”6字。带盖的梅瓶无论如何不会用于插花,这是毫无疑问的。从梅瓶盖的规整密合来看,带盖梅瓶无疑是用作浆水酒醴的盛贮器。
到了明代,梅瓶的用途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仍以储酒为主要功能外(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有一对永乐青花楷书“内府”梅瓶仍属酒具),这个时期梅瓶新增加了其它的许多功能。如陈设,明代梅瓶造型普遍偏矮,胫部变宽,线条饱满有力,显得敦厚稳重,这样的目的在于降低重心,便于陈设。宋元时期的空梅瓶重心是很高的陈设不安全,容易摔碎。当然,梅瓶发展到明代,也不仅仅只储存酒水类的液体,更用于储存一些单位体积比较小的东西,如药材等。表现在墓葬中则是梅瓶兼作了象征仓储的明器,用于储存钱币、粮食、药酒等。在桂林靖江王墓中就出土了较多这样的梅瓶。这与汉代流行的谷仓罐有相似的作用,用于显示墓主人的生活富足。
清代的梅瓶已经彻底演化为陈设用瓷,我们可以明确看到这个时期梅瓶用于插花的直接证据。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所作《午端图》,图中央精心描绘一丛盛开的石榴花和蒲草叶,花插在一个青灰釉梅瓶中,画中印“乾隆御览之宝”方玺。该图所绘梅瓶具有典型的雍正时期特征,由此可见至迟在雍正乾隆朝,梅瓶已经用于插花。《陶雅》卷二上载:“古以瓶贮酒,今以瓶插花。”尽管这是不是说梅瓶尚难断定,也可能是泛指瓶类,但是我们结合上述图画以及关于梅瓶在宋元时期都是用于储酒的结论,仍然可以窥测梅瓶功能的变化。
“梅瓶”名称目前已知最早出现在清代,清末寂园叟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曰盆,曰炉,盎,杯,盘之类。至于不可胜记,而以瓶之种类为多。瓶之佳者,曰观音尊,曰天球……曰梅瓶……”最早在文献中提出梅瓶得名原因的是民国时期的许之衡,他在撰写的《饮流斋说瓷》中道:“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曰梅瓶也。宋瓶雅好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
总而言之,梅瓶从宋代出现一直到明早期无一例外都是酒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清沽美酒”梅瓶,南京明故宫征集的明洪武白釉褐彩“赏赐”梅瓶,以及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永乐青花“内府”梅瓶等等都是最好的例证。
白釉褐彩“赏赐”梅瓶的用途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酒融入到了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当中,巫师及相关活动的各种“通行”都是以酒为媒介进行的。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最能代表月亮、美酒和这件白釉褐彩“赏赐”梅瓶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结    语

1995年9月在明故宫遗址出土的白釉褐彩“赏赐”梅瓶,造型规整,釉色洁白莹润,特别是肩部釉下还用苍劲有力的楷书褐彩“赏赐”二字,是明洪武官窑制作的酒具。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到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月,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一直是明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白釉“赏赐”梅瓶和一批白釉盏、白釉爵等被供奉于宫廷奉先殿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器,因此白釉褐彩“赏赐”梅瓶是极为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地址:郑州市文化北路126号北晨公寓A座2206室 电话:13607661551
邮箱:xianyuetang@163.com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雅昌贤悦堂画廊
贤悦堂微信